今天是:
新闻动态
行业要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要闻  
机动车检测造假频发,一线检测员说“我不懂”怎么行?
发布时间:2024-09-26 文章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972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2024年全省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考核结果。本次考核共有1090家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2431名授权签字人参加,考核结果为优秀(80分以上)的人员共747人,占比为30.73%;考核结果为“合格”(60分—80分的人员共1641人,占比为67.5%;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人员仅43人,占比为1.77%。从通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授权签字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的。
      然而,与授权签字人较高能力水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一线检测人员技术能力堪忧的问题。
      笔者近期在对某机动车检验机构检查时,发现部分机动车尾气检测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对这家机构一线检测人员调查询问时发现,因为人员流动性大、用工急,大多数一线检测人员入职时并未经过相关培训,既不清楚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检测的基础知识,也不熟悉机动车尾气检验检测的一般流程和规范,甚至不清楚在检验检测过程中弄虚作假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因此,面对执法人员的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或“我不懂”。而这些“我不知道”“我不清楚”和“我不懂”,也许正是近年来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的《机动车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技术要求》第三章第八条明确提出,机动车检验机构应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确认其满足技术能力要求后方可从事相关岗位的检验工作。然而,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少有机动车检验机构能做到这一点,培训和考核都流于形式。正是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没有掌握正确的检验方法,导致这样的一线检测员在尾气检测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
      如笔者检查时发现,某机构一线检测员在部分汽油车尾气检测过程中使用作弊器篡改尾气检测数据。经调查发现,这些汽油车无一例外都是在“冷车”的情况下进行尾气检测的,而“冷车”会导致污染物排放浓度增高,难以顺利通过尾气检测。根据国家技术规范,汽油车进行尾气检测前,动力总成系统的温度应符合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并保持稳定,如不符合需预热。这家机构为调动检测员工作积极性,规定每一辆机动车通过尾气检测就奖励检测员4元钱,因为不知道“冷车需预热”的技术规范,再加上利益驱使,检测员就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让车辆通过检测。
与授权签字人要求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检验检测工作3年及以上或具备同等能力不同,一线检测员大多学历较低,也不具备相关职称和工作经历。因此,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和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更应高度重视一线检测员的培训与考核。
      作为检测员培训与考核的第一责任人,机动车检测机构要充分发挥授权签字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优势,通过“师带徒、手把手”的方式培训一批检测技术骨干,带动全员技术能力提升。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除了对授权签字人进行考核外,也要更加关注一线检测员工,定期组织一线检测员考核,并将各检测机构考核结果向社会公示,一方面督促考核不合格检测员抓紧整改、早日通过考核,另一方面供车主选择好的检测机构进行尾气检测。

      生态环境部门可协助机构邀请技术专家针对检测员工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对检测员工进行普法培训,让检测员工清楚了解哪些检测方式方法是弄虚作假,以及造假行为所需承担的相应法律后果;还可组织检验检测机构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制定详细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让检测员按步实施,确保合法合规检测。
上一篇: 第三方机构监测造假,九人获刑
下一篇: 前8月查处机动车案件18起,这地对弄虚作假“零容忍”

版权所有:安徽省机动车辆检测协会    技术支持:浪讯科技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寿春路108号 古井百花大厦B座1901    电话:0551-62613700
皖ICP备15003925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