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联手沪苏浙,扬皖所长!明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年
发布时间:2019-11-05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次数:4039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块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从此承载起非同寻常的国家使命。


这是引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落地生根,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对全国的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增强。


东南形胜,今更胜昔。“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一年来,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正在长三角古老而年轻的35.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在中国经济的大海中激发起更为澎湃的浪潮。


潮生东海,江南盛景今胜昔


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城市群建设,从而使长三角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龙头,近四十年来有关各方一直进行着一体化的探索:

1、早在1982年,国务院就决定建立上海经济区,包括当时的苏锡常和杭嘉湖等地。


2、199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正式成立,首批成员包括长三角15个城市。


3、2005年12月,首次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4、2008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扩容”,安徽省领导应邀出席会议。


5、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合肥、芜湖等8个城市正式纳入。


6、2018年初,由三省一市联合组建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在上海挂牌成立,《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随之发布。


艘货轮停靠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2018年6月1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长三角一体化真正按下了“快进键”。


这块经济总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投资约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开放热土,迎来了国家政策的高度聚焦。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6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上海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讨论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全国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根据中央赋予的“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长三角将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担起更重要的使命。


大学生在安徽淮南市大数据展示中心参观,了解大数据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7月9日摄)。新华社发(陈彬摄)


春潮涌动,宏伟蓝图谱新篇


长三角一体化是大局所需、大势所趋,是中国对内对外开放的一步“先手棋”。穿行今天的长三角,三省一市推动一体化发展的意愿空前高涨,行动空前统一。


——推动一体化发展,从共识逐步变成现实。


“要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上海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员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上海要牢牢把握“一盘棋”的实践要求,与苏浙皖三省深化分工合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把各自优势变为区域优势,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既要努力拉长长板,更要积极贡献长板,为其他地区发展赋能提速,解答好‘1+3>4’这道题。”


江苏、浙江、安徽也纷纷出台了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江苏提出,要重点推进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和省内全域的“六个一体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浙江发布了《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行动方案》,要求加快推动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并结合浙江实际,启动实施高水平建设大湾区、高标准建设大通道、高起点发展数字经济、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等九项重点任务。


根据《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安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联手苏浙,扬皖所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绿色发展样板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建设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的重要开放枢纽。


——各类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成为检验一体化成色的试金石。


今年5月,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在芜湖举办。来自上海的天马望远镜、C919大飞机,来自浙江的类脑计算芯片、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来自江苏的中国南极天文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来自安徽的同步辐射加速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一大批代表长三角乃至我国自主创新水平的“大国重器”首次亮相。



在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沙盘前,参观者听取建设规划(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高质量一体化的长三角,生态绿色成为主基调。


环境保护、生态发展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更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必要保障。


这是合龙后的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4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勇立潮头,激发“强劲活跃增长极”


全球化视野,一体化布局。如今长三角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最扎实、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区域,产业迎来爆发性增长,规模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抱团”迸发能量,变革打通新路,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龙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年来,经济发展更显强劲活跃——


今年前三季度,沪苏浙皖一市三省GDP增速全部达到6%以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安徽同比增长7.8%,增速居全国前列;江苏、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分别同比增长6.4%和6.6%,对全国拉动作用明显。


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长三角经济表现出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底气,政府财政收入和居民人均收入均保持稳中有进的较高增速。其中浙江、安徽的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8%、6.1%,沪苏浙皖的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8.2%、8.7%、9.0%和9.2%以上。


7月22日,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扬帆逐潮,打好全球竞合“团体赛”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乘着区域一体化的东风,连江通海的长三角,正以“抱团”之势,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随着我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在联动中国广阔市场的长三角,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了就不想走”“在这里,为世界”。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一角(10月2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合力打造国际**营商环境,折射了长三角吸引全球资源的底气和高水平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追求。


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当前的长三角,正以全球视野,审视、思考、建立区域协调新机制,集聚全球资源要素,并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江苏太仓博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车间运输产品(10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外国留学生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参观(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一个个**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依托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一个智能语音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国声谷正在安徽合肥加速崛起。放眼长三角,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革新,“智造”产业链在长三角协同共塑,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正阔步壮大。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做好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一个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在中国东部冉冉升起。(本文有删节)


来源:新华网

编辑:武静





上一篇: 山西省朔州市市场监管局对12家车检机构串通涨价行为作出处罚
下一篇: 11月1日起,机动车排放检验新标准全面实施

版权所有:安徽省机动车辆检测协会    技术支持:浪讯科技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寿春路108号 古井百花大厦B座1901    电话:0551-62613700
皖ICP备15003925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770号